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代表,其智庫建設在全球正處于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具備發展基礎,未來發展勢頭良好。此外,四國也開始從政策和戰略層面注重智庫的國家影響力建設,以求國家在獲取與區域或全球性大國地位相匹配的戰略利益時能夠得到智力支撐。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部分智庫已經躋身全球知名智庫前150位,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四國智庫發展的現狀及國際影響力,對此進行研究分析,可總結出一定的智庫發展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與國家發展階段、國際地位及利益訴求相匹配
智庫發展水平是一國綜合發展實力的體現,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智庫在國際關系、發展問題、地區沖突和自由市場方面具有與各自發展階段、國際地位及利益訴求高度匹配的表現和影響力。
俄羅斯的全球知名智庫主要集中在外交、國防等國際關系領域,體現了其作為全球政治、軍事大國的地位。2015年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智庫150強榜單顯示,俄羅斯有3家智庫入圍,分別是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俄羅斯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俄羅斯智庫重點集中在外交、國防等國際關系專業領域,借助學術研討、國際會議等渠道定期發布研究成果,通過將研究成果及時翻譯成外文,并在全球范圍內推送與傳播,來提升其國際影響力。整體而言,俄羅斯智庫可分為政府系統、科學院系統、獨立系統和海外基金會系統四大類。資助形式以國家資助為主,其成果可以直送決策部門,較受重視,具有明顯的政府依附傾向。但是,政府之外的獨立運營類智庫,尤其是經濟類智庫普遍顯現出資金支持不足的狀況,這主要是因為決策者對于經濟類智庫成果的重視不足。與此同時,經濟類專業尤其是符合國際需求的經濟類專業人才匱乏,也是俄羅斯智庫存在的主要問題,導致在與關鍵客戶保持緊密聯系、開拓新市場等方面存在困難。蘇聯解體初期所出現的人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與當前發展經濟的現實訴求不匹配的問題。由于人才的短缺,以物質利益極大化的刺激,實現智庫對人才的渴求,人才選拔不拘一格,但凡有專業才能并致力于智庫研究的,即便是本科畢業也可以進入智庫開始實習訓練。唯才是舉,減少對學歷的限制,特別注重內部人才培養,同時也鼓勵與高校或者其他智庫之間正常的人才交流與學術合作,這凸顯了俄羅斯對培養新一代智庫人才的迫切需求。
印度知名智庫側重于對發展問題研究。印度的知名智庫特別關注公民以及公共問題研究,與其發展中大國地位相匹配。印度有6家智庫入圍全球智庫前150位,分別是印度國防研究與分析研究所、印度公民社會中心、印度國際經濟關系研究委員會、印度能源與資源研究所、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印度發展研究所。智庫類型涵蓋了政府支持、獨立運行、高校附屬及企業設立四大類。印度重要智庫主要集中研究發展問題,提供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的綜合化解決方案,社會影響力大且運作機制靈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能源與資源研究所,它采取了一體化全流程的發展模式,在綠色環保方面提供一攬子的專業研究、國際會議研討、環境人才培訓、環保產品開發、綠色理念宣介、國家綠色戰略規劃制定、綠色示范區建設、綠色科普教育等,進而全方面、立體化、全鏈條式地對國家政府部門、民間團體、企業、環保組織、青年學生、綠色生產者和消費者等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奠定了印度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領先地位。
巴西知名智庫側重于企業、產業等微觀層面的研究。巴西的全球知名智庫更多是基金會形式,側重于企業、產業等微觀層面的研究,與其疲于應對國內經濟產業發展問題的戰略需求較為一致。巴西有3家智庫入圍全球智庫前150位,分別是巴西瓦加斯基金會、阿曼多·阿爾瓦雷斯彭特亞基金會、巴西企業研究所。巴西智庫通過學術成果來體現實力,以作為巴西瓦加斯基金會主要基石之一的巴西經濟研究所為例,一方面,它建立了覆蓋全國的各類數據收集和情報信息分析系統,能夠對價格波動、經濟形勢、企業運營提供基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商業信息等多角度、多視角的研究報告和對策建議。并且,憑借其通暢的成果傳遞渠道,可及時向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提交研究成果,并在最短時間內將學術研究轉化為企業實踐及政策依據。另一方面,它可以通過內部刊物和公共媒體適時向公眾發布研究成果,提升智庫影響力。此外,巴西智庫資金實力雄厚。一方面,通過直接向企業和公共部門提供研究咨詢服務獲取報酬,能基本實現自負盈虧;另一方面,基金會、企業等社會團體和私人部門的捐助,也使智庫不愁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