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至31日,2025年中國科幻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場匯聚國內外科幻創作者、學者與愛好者的盛會,再次展現了中國科幻的蓬勃生機。在這場科幻盛宴中,江蘇元素格外亮眼——從揚州作家的科幻創作到蘇州創業團隊的VR科幻藝術,江蘇正以獨特的視角和創造力為中國科幻注入新的活力。
3月30日晚,作為2025中國科幻大會的重磅活動,第三屆中國科幻星球大賽頒獎盛典傳來好消息,揚州科幻作家吳楚的長篇小說《暮星歸途》從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斬獲最佳長篇小說單元優勝獎。這部作品以外星球養老為主題,結合作者多年民生記者深入觀察老齡群體生活現狀的工作經歷,展現了對未來老齡化問題的科幻思考,此前已獲得作家出版社2024年度好書獎。
吳楚是近年來江蘇科幻文學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扎實的科學基礎和細膩的敘事風格著稱。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參加中國科幻大會看到,許多我們數年前科幻小說中的內容,已真切地走入現實。然而這些技術的突飛猛進也帶來了諸多社會問題與困境,身為科幻作家如果可以敏銳地感觸到這些科幻背景下的社會民生問題,創作的科幻小說便不僅是浪漫的文學作品,同時也是‘描繪未來的現實主義小說’,甚至預言式的‘報告文學’。”
科普科幻活動點燃青少年想象力
在中國科幻大會上舉辦的“2024石景山區科普科幻創作培育活動”中,來自南京明道學校四年級的學生傅詩荃憑借作品《邁向人類新家園》奪得科幻畫項目一等獎,并被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何夕親自頒授獎狀。這幅充滿想象力的畫作描繪了人類在遙遠星球上建立新家園的場景,整個畫面色彩絢麗,充滿希望與生機。
傅詩荃同學在分享創作靈感時說道:“小時候我看過根據劉慈欣叔叔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去了那里,我們的新家會是什么樣子?我希望它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地方。”
活動組織者、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陳柳岐介紹道:“我們立志于為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搭建共享交流平臺,同時也寄希望用科普科幻創作點燃孩子們科學夢想。在今天的頒獎上,我們還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幻作家開設了大師課,為孩子們啟迪好奇心想象力助力。”
新技術助推科幻產業新發展
“我們想用VR技術復現旅行者號這場即將消逝的傳奇。”來自蘇州的《宇宙回響》團隊負責人周天行在中國科幻產業投資對接會上介紹道,團隊依托蘇州大學虛擬現實實驗室,并從加州理工學院獲取了旅行者號的檔案,破解了旅行者號搭載的黃金唱片的信息,融合空間音頻、3D粒子特效、動態物理模擬和AI實時內容生成等技術,生動重現1977年旅行者號任務。
據悉,這次中國科幻大會上有43家項目參加精準對接會,覆蓋科幻影視、沉浸體驗、游戲、文學、文創等全領域項目,利用新技術助推科幻藝術產業創新發展已成為目前科幻產業重點。在這次發布的2025中國科幻產業報告中,新技術參與比較多的科幻游戲、科幻文旅項目均有大幅增長,而江蘇也在其中占有不少的份額。
通訊員 蘇幻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程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