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開拓進取,用民生“溫度”標注幸福“刻度”。5年來,揚州市民政系統著力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深化“兜底性”民生建設;著力健全公益惠民的公共服務體系,深化“基礎性”民生建設;著力打造普惠樂享的民生保障體系,深化“普惠性”民生建設;著力強化暖心高效的民政服務體系,深化“體系化”改革要求,為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服務了改革發展大局。
這張沉甸甸的“成績單”,托起了廣大民政服務對象穩穩的幸福:近年來,全市支出各類民政事業發展資金60多億元,有效保障了民政事業的發展需要;揚州市殯儀館獲得“全國殯葬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廣陵區婚姻登記處被評為“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揚州市福利中心被授予“全國養老服務先進單位”;揚州市入選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地區、省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市民政局“‘3+養老’入手 揚州老人頤養在社區”“揚州‘三個聚焦’打造頤養幸福圈”“打造老年友好型‘頤養之城’”等項目獲評中國民生論壇2020年、2023年、2024年“民生示范工程”;聯合揚州大學設立省內首個地方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在全省率先出臺《揚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在全國率先出臺《揚州市老年人優待條例》;順利承辦全省首屆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營養餐大賽。
民生保障更加暖心高效
揚州市各類困難群體保障穩步提標擴圍,低保和臨時救助制度日趨完善,全市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急難情形快速響應救助、動態監測預警、心理健康關愛服務、特殊情形暖心會辦聯辦等5項長效機制,率先建立社會救助“容錯免責”機制,在社會救助和兒童福利領域建立“一事一議”工作機制,防范漏底風險,擦亮“揚帆共濟、慈救同州”名片。
深化“慈善+救助”模式,引導慈善資金累計為2萬人次困難對象購買“江蘇醫惠保”,開展常見病常用藥品援助和特困人員住院照料護理補貼,建立起多維度助醫矩陣。深入推進民政部“救助管理區域性中心”試點,探索形成“四全”工作機制。深入推進全省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試點,累計建成89家未保工作站,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創建25個省級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示范點。
養老服務更加普惠優質
為不斷提升居家社區養老綜合服務能力,自2017年起,揚州市將頤養社區建設作為人大常委會決議重點項目大力推進,累計建設完成頤養社區235個,基本實現主城區社區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10個社區榮獲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37個老齡友好型社區建設單位通過省級驗收。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印發《揚州市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不斷豐富為老服務供給。2022年,榮獲全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成效明顯地方督查激勵。
為強化兜底養老保障,揚州累計投入約1.7億元實施特困供養機構改造提升,建成6個縣級失能(失智)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機構、31個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164個農村互助養老睦鄰點。
如今,揚州市基本養老服務逐步健全,共有養老服務機構129個,床位2.41萬張,建成1416個養老服務站點,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為失能失智老年人開設家庭養老照護床位約5000張;開展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惠及近21萬老年人。開展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普及培訓工程,累計培訓老年人14.7萬人次。連續3年舉辦全市“老年達人”運用智能技術大賽。
在強化品質養老供給方面,揚州始終創新探索,培育和引進品牌養老組織35家,57個養老機構引入社會力量管理運營;強化醫養融合發展,建成醫養結合機構32家,推動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開展簽約合作89對;強化國企示范引領,推動組建揚子江康養集團,以此為平臺打造市級醫養結合示范項目、適老化生活體驗中心、“頤揚小館”助餐連鎖點等,有效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質。連續6年,實施老年人精神關愛項目231個,惠及12萬老年人。
社會服務更加便民惠民
為深入開展婚俗改革,儀征市入選第一批江蘇省婚俗改革實驗區,江都區入選第三批江蘇省婚俗改革實驗區。2022年揚州獲得省政府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督查激勵表彰。高郵市入選第一批江蘇省喪葬禮俗改革試點地區,廣陵區入選第二批江蘇省喪葬禮俗改革試點地區。各級殯儀館取消個性化服務項目13個,合計減收費用530余萬元,公益性殯葬設施實行政府定價或指導價,公墓價格明顯回落,殯葬服務惠民屬性凸顯。新(改、擴)建53個城鄉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設施,推動殯葬服務供給更加均衡可及。揚州市還成功獲批全國救助管理區域性中心試點。
社會治理更加充滿活力
社會治理激活一池春水。揚州市探索建立行業協會商會“政商橋”協商服務機制,設立“行業協會商會之家”,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協助省民政廳承接民政部“完善社會組織退出機制”觀察點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5家社會組織獲得“江蘇省先進社會組織”稱號,建成“全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5個。
全市目前現有各級各類社會組織4699個,其中社會團體2071個,民辦非企業單位2603個,基金會25個,共有5家社會組織獲得“江蘇省先進社會組織”稱號,5家社會組織被評為“全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
地名普查工作獲評“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先進集體”,51個地名入選省級地名文化遺產,15個地名入選省級紅色地名,“揚州歷史地名在新時代復活”系列活動獲2020年度全省高質量民政事業發展創新成果第一名,高郵市獲評“鄉村著名行動”省級先行區。
全市共有慈善組織70家,具有公募資格的14家。打造“5·19慈善一日捐”品牌,連續23年開展募捐活動,慈善組織凈資產、慈善捐贈收入、慈善支出金額實現穩步增長。6家捐贈企業或單位、11位慈善行為楷模或優秀慈善工作者、3個慈善項目、3家慈善組織獲得江蘇慈善獎表彰;揚州還被民政部評為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七星級慈善城市,連續兩屆進入中國慈善聯合會評選的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前30名。 蘇民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