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 2024年12月27日,“新質生產力引領江蘇區域協調發展研討會”在徐州舉行。
在會議開幕式上,江蘇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芮國強、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朱東風致辭,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劉西忠講話,江蘇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執行院長沈正平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本網記者王廣祿攝)
芮國強表示,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需求,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的功能優勢,促進江蘇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集團發展,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課題。長期以來,江蘇師范大學致力于服務國家和區域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布局,鼓勵和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強化原始創新和集中攻關,建立和完善了以政產學研融合為核心的技術轉移體系。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將為更高水平推動江蘇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有益參考,同時也將為學校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政產學研深度融合提供有效的支撐。
朱東風談到,學校近年來面向智能建造方向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三個轉向”:從傳統的以房建為主轉向大基建的機械方向;從傳統的建造轉向城市更新、城市安全和運維管理;從國內人才培養為主轉向國內和國際化人才共同培養。學校積極服務于地方發展,目前已跟徐州市內200多個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健全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探索從專科到本碩博貫通的培養體系。
劉西忠表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激烈的國際競爭,迫切需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圍繞“江蘇如何將發展新質生產力與區域協調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這一問題,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理解以新質生產力引領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刻內涵,順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規律;二要堅持因地制宜,注重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的區域協同,處理好地區間共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三要強化精品意識,著力打造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品牌,共同為助推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貢獻“最強大腦”。
在會議主旨報告階段,江蘇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首席專家張顥瀚、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朱英明、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高國力、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志凱、蘇州大學東吳智庫執行院長段進軍等作專題學術報告。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就新質生產力與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的內在機理、實踐進路和政策取向等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邁向更高水平,為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參考。
與會人員合影(本網記者王廣祿攝)
本次會議由江蘇省社科聯、江蘇師范大學、江蘇省區域發展研究會聯合舉辦,江蘇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等單位承辦。